温哥华读书比的是什么?不是智商,是这两个字!
- 3天前
- 讀畢需時 5 分鐘
在温哥华,读书到底在“比”什么?比智商吗?比谁更“聪明”吗?
很多家长都陷入了这个误区。但在昨日的第五期YES教育中心家长茶话会上,骆博士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读书比的不是智商,我带了那么多被藤校录取的学生,他们的智商也都是平均水平,学习学到最后,还是看你有没有做好这两个字。”

这两个字是什么?为什么它比天赋(智商)更重要?
以下是骆老师的分享实录,他用真实的案例,颠覆了我们对“聪明”和“学霸”的认知。
“这是一个我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:‘骆老师,为什么别的机构60小时就能学完的课,你们需要120小时?孩子能不能学快一点,甚至跳级?’
在今天这个追求效率、崇尚‘短平快’的时代,家长们有这样的疑问,我完全可以理解。
然而,我们二十六年的教学经验反复证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教育如建楼,地基的深度决定了未来的高度。
而我说的‘这两个字’,就是 ‘基础’。
真正的‘快’不是在起点抢跑,而是拥有足够扎实的根基,从而能够稳健地、持续地走向更远的终点。在深入阐述这个理念之前,请允许我先带大家看几个真实的案例,一同思考‘学过’和‘学懂’之间那道看似微小,实则巨大的鸿沟。”
一、“蜻蜓点水”式学习的陷阱:学过 ≠ 学会
“我们见过太多被速成班‘耽误’的学生,他们看似学了很多,但在真正的挑战面前却不堪一击。
案例一:仅得18分——学过AP化学的哈佛新生
一位已经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,在疫情期间通过Johns Hopkins大学的网课‘学完’了AP化学。他来到我们中心,希望直接学习更高阶的化学竞赛课程,并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基础没有问题。
按照我们的惯例,我为他安排了一套标准的AP化学基础测试。结果令人震惊:他的正确率仅有18%。
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:‘我说热力学你知道,我说动力学你知道,说化学平衡你知道,你听说过,但是真的你没学到。’
这正是速成学习最大的隐患:它只在学生脑中留下了模糊的概念,看似什么都‘听过’,却完全不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。
案例二:从8分(满分100)到国际奖牌——L同学的起点
L同学是一位对化学充满热情的自学者。在接触我们之前,他怀着极大的兴趣,独自挑战了加拿大化学竞赛的线上练习题。然而,面对真正高水平的题目,他的第一次尝试,得分仅有8分(满分100分)。
这个分数是毁灭性的。他给家里打电话哭啊,说:‘妈妈怎么办?才8分!’他几乎要放弃了。
连他的妈妈都动摇了,觉得孩子已经拿到了生物竞赛的奖项,化学这么痛苦,要不算了吧。
但我看到了他的潜力,我劝他坚持。正是在这种放弃与坚持的拉扯中,L同学选择了相信我们,重新开始,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。
这个案例血淋淋地说明,即便是最具天赋和热情的学生(有智商),若没有系统、扎实的指导,仅凭一腔热血,根基依然薄弱。”

二、扎实“基础”的力量:走得更远的关键
“当一个学生真正‘学懂’了一门学科,他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考试分数,而是一种能让他在未来学术生涯中持续领先的深层力量。
真实案例:100多人挑战,仅4人通过的MIT免修考试
我们一位在2023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学生,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。
入学后,她参加了MIT大一化学课的免修挑战考试。这项考试的目的是筛选出那些对基础化学的理解已达到MIT严苛标准的学生,允许他们直接学习更高阶的课程。

当时,有1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新生参加了这次挑战。最终,只有4人通过,而我们的学生,正是其中之一。
这背后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:这位学生对化学的掌握,已经远远超越了AP考试‘拿五分’的层面,达到了世界顶尖理工大学认可的深度与广度。MIT要找的,是真正‘学到’了知识、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学者。
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差异,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对比:
学习方式 | 短期表现 | 长期结果 |
速成学习 (蜻蜓点水) | 看起来进度快,似乎“学过”很多知识。 | 基础不牢,大学学习吃力,难以应对高阶挑战,甚至需要回头补课。 |
基础扎实 (步步为营) | 耗时更长,注重概念的深度理解。 | 真正掌握知识,能通过顶尖大学的严格检验,为未来更高阶的学习铺平道路。 |
三、我们的方法:用足够的时间和心血,筑起“基础”大厦
“我们的答案很简单:尊重知识的深度,投入足够的时间,并由最负责任的老师来执行。
要点一:拒绝速成,保证教学深度
以AP化学为例,我们的课程设计是 120小时的系统教学,外加 30小时的模拟考试与精讲。这并非主观臆断,而是严格遵循甚至超越了College Board官方对AP课程大纲的详细建议。
面对市面上那些声称40或60小时就能学完的课程,我的观点是:‘应该是六十个小时不对,而不是一百二十个小时不对。’
知识的殿堂没有捷径。只有投入足够的时间,才能将每一个知识点讲深、讲透,并带领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巩固。

要点二: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基石
课程时长只是基础,最终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执行者——老师。作为中心的负责人,我十几年如一日,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,这是我们对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承诺。
在选拔我们的教师团队时,我们有三个雷打不动的核心标准:
渊博的知识: 我们的老师必须对学科有超越课程本身的深刻理解,才能游刃有余。
深入浅出的讲授能力: 知识渊博不等于会教。我们要求老师能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,把深奥的知识清晰地传递给学生。
最重要的——责任心: 一个老师必须是真正想把知识传授给学生,关心他们的成长,而不是简单地应付了事。”
结论:为孩子的未来发展铺路
“最后,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坚守的理念: ‘‘等你真正走上了学术这条路,你就会发现,所有高深的理论和前沿的创新,都是建立在你现在打下的地基之上的。地基有多深,你未来的成就才能有多高。’
在为孩子规划教育路径时,我们真诚地呼吁各位家长,不要被表面的‘捷径’和‘效率’所迷惑。
看似省下的时间,未来可能需要用加倍的努力去弥补;看似多花的时间,实则为孩子未来的学术大厦筑起了最坚固的基石。”
骆老师的分享在当天的茶话会上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共鸣。

在温哥华,学术竞争的压力与日俱增,为孩子选择课程时,家长的焦虑我们感同身受。但正因如此,我们才更要保持清醒。
YES教育中心扎根温哥华,二十六年来始终如一地践行“夯实基础”的理念。我们相信,没有捷径的教育才是最快的捷径。
如果您的孩子正面临选课的困惑,或者在学习中遇到了“都学过了,但一考就蒙”的瓶颈,欢迎联系我们。让我们专业的顾问团队和富有责任心的老师,为孩子评估诊断,打造一条真正稳健、高效的学术成长之路。
